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

散文随笔)汉诺塔・传说

散文随笔)汉诺塔・传说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兰州晨报
  相传在印度的贝纳雷斯有座大寺庙,寺庙内有一块红木板,上面插着三根钻石棒,在盘古开天地,世界刚创造不久之时,神便在其中的一根钻石棒上放了64枚纯金的圆盘。有一个叫婆罗门的门徒,不分日夜地向这座寺庙赶路,抵达后,就尽力将64枚纯金的圆盘移到另一根钻石棒上。等到婆罗门完成这项工作,寺庙和婆罗门本身都崩溃了,世界在一声霹雳中也毁灭了。

  喜欢玩具或者给孩子买过玩具的朋友,一定知道这个传说。这个传说是关于"汉诺塔"的,我们惯常见到的是大小不一的7枚圆盘或者8枚圆盘的汉诺塔,相对于婆罗门的繁琐和疲惫来讲,我们接触到的是非常简单的了,即就是这样,完全移动7枚圆盘的汉诺塔最少也需要63步,而8枚圆盘的最少需要255步,那可想而知,移动64块圆盘需要多少步。

  汉诺塔的基本玩法是这样的:每次只能移动一块圆盘,而且大的不能移到小的上面。

  你知道了,这样繁杂的玩具一般小孩玩不了,多数情况下由成人来玩。我就是在给孩子买玩具中喜欢而且沉浸在汉诺塔中的,每天玩一次,数次之后,再加一块圆盘,通过这种玩法,我在检验自己的耐心、毅力以及逻辑构造能力。

  知道这个故事是在大学的计算机课上,老师给我们讲一种算法"递归":自己调用自己,让我们用"递归"来求出需要多少步,当时很难理解。假如当时就能见到汉诺塔,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用的情况下,对"递归"这个枯燥的概念就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。

 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,紧张的生活节奏、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重新又迷恋上了这种智力玩具,它对舒缓工作压力,增添生活情趣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。这类玩具是由不同的材质,如金属、木头、塑料做成的,尤以木制为胜,圆润的质感、柔和的色调,会让你如沐春风。

  在我的感觉中,汉诺塔不仅仅只是一种玩具,也不仅仅是计算机课程的递归的概念,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,似乎有一种暗示,一种生命的体验和感悟。不分日夜向这座寺庙赶路的婆罗门为了什么呢?仅仅是为了不知疲倦和烦琐地搬动纯金圆盘吗?是为了寺庙和自己本身的崩溃和世界的毁灭吗?

  正是有着这样的疑问,在一次次搬动中,我在体会着婆罗门的飞翔和舞蹈,不错,婆罗门是在飞翔和舞蹈着,在劳作的喜悦中,世界的毁灭和自己的崩溃并不是他的初衷和目的,一次次繁琐的搬动,有着不同的生命历程,婆罗门是在搬动中完成自己,有如我们的生命,在花开花落、春去春回的仪式中完成,那些在搬动中的进退和重复,正是生活的暗示,是的,我们在一生的劳作和燃烧中,进退自如成为追寻的境界,重复是为了寻找规律和机会,那些重复的岁月和重复的故事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更多的是个人的历史和生存标本。

  在我看来,婆罗门是在诗意地存在,是在存在中追寻诗意。

没有评论: